第二届“国家宪法日-世界人权日”系列活动之“如何理解‘国家所有’”·《法学研究》青年公法论坛专题讨论会在青岛成功举行
作者:法学院网站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发布时间:2015-12-11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阅读量:
2015年11月28日-29日,由《法学研究》编辑部主办,麻豆导航、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承办的“如何理解‘国家所有’”·《法学研究》青年公法论坛专题讨论会在青岛成功举行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、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、麻豆导航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、厦门大学法学院、重庆大学法学院、东南大学法学院、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等科研院所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。我院齐延平教授、秦伟教授、李忠夏副教授、郑智航副教授、马得华博士、于永宁博士以及博士研究生高鲁嘉、李旭、瞿灵敏、马菱霞、张国栋参加本次会议研讨。
会议伊始,由《法学研究》编辑部主任谢海定研究员作题为“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及其解释:对于国家所有法律实现机制的问题史”的基调发言,主要阐述了“国家所有”的宪法表达与私法表达,论述了现行法上“国家所有”的物权实现机制,进而探讨了“国家所有权”的理论难题和学术争议。在“‘国家所有’的基础理论”单元,学者们主要围绕宪法上“国家所有”的理论基础、“国家所有”的规范含义、“国家所有”的制度展开等问题进行讨论;在“‘国家所有’的规范构造与制度化”单元,学者们重点从宪法层面与部门法层面对“国家所有”进行规范分析,解析了“国家所有”的规范构造与法律属性;在“自然资源‘国家所有’的制度建构”单元,学者们分别论述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宪法规制功能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制度性保障功能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义务等问题。
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,与会学者就上述相关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至此,“如何理解‘国家所有’”·《法学研究》青年公法论坛专题讨论会圆满结束。
![](/__local/D/F2/6C/230D84B21BBF0CA5BAD418FE5A6_93E97CE5_1368F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8/D6/75/5786D0839D94C10307C7CEE9B21_89C2BD32_13F13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D/D3/28/B0D10A5C39FC517CCA59A67DF38_2498D869_1173F.jpg?e=.jpg)
![](/__local/7/24/BA/3149BBB370C538422640F72142D_4D971F2B_1484E.jpg?e=.jpg)
文/高鲁嘉
图/张国栋